泽连斯基预感不妙,种种迹象似乎表明俄军会在3个月内攻打基辅,作为乌克兰背后“坚实后盾”之一——美国自然也跟着忧心忡忡。
可让特朗普和泽连斯基难受的还在后头,当俄军一路势如破竹之际,中印俄三国纷纷做出关键抉择,突如其来的挑战让特朗普猝不及防。
先前在国际上没人给台阶还能自己找台阶,这次面对接连挑战,特朗普将如何应对?
1
其实现在发现俄罗斯或许会在短时间内进攻基辅,似乎为时已晚,毕竟从今年以来俄罗斯就已经开始布局。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不应该不知道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签署的《共同防御空间条约》在今年3月生效后,俄军在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部署了伊斯坎德尔-M导弹系统。
伊斯坎德尔绝非画蛇添足,导弹系统的射程涵盖了乌克兰境内大部分地区,当然也包括首都基辅,一发导弹打过去甚至连15分钟都用不了。
从5月开始,俄军就在二五边境地区大兴土木建设“安全区”,一番操作下来努力也算没白付出,不仅牢牢控制了苏梅州的马尔伊诺、洛克尼亚,还在哈尔科夫方向占领沃尔昌斯克。这些据点的战略意义不容小觑,大都位于连接俄罗斯库尔斯克与基辅的M03公路沿线,一方面能未雨绸缪防止乌军和自己鱼死网破,二来还能为持续作战做准备。
如今俄白更进一步,打算在今年9月举行“西方-2025”联合军演,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军事演习至少涉及12万兵力和2000多件重型装备。
似乎每次俄军展开浩浩荡荡演习都会有大动作,三年前一场“联盟决心”结束后,俄乌冲突正式爆发,而此次“西方-2025”联合军演有设定在紧邻乌克兰北部边境地区,因此外界纷纷猜测军演结束之际便是俄罗斯大举进攻基辅之时。
普京几乎不会打无准备的仗,7月27日他宣布将5个海军陆战旅扩编为师,其中两个师已完成改编并部署至白俄罗斯。这些师团坐拥T-90M坦克和“柳叶刀-3”巡飞弹,即便展开令人闻风丧胆的城市巷战大概率也不会处于下风,因此这一系列的准备显然是针对像这样的密集型城市。
10月后乌克兰进入泥泞季节,不利于装甲部队机动,如果要大举进攻,俄军则需要在9月底前完成关键突破,并且北约将会在9月份举行峰会,这对于俄军而言恰恰是个契机,在他们犹豫不决之时实施闪电战一鸣惊人。
2
难不成对于俄军而言,基辅必须要进攻?如果没有西方国家的步步相逼,俄罗斯当然也不会冒这么大风险。
7月份欧盟第18轮制裁如期开战,将俄石油价格上限降至每桶47.6美元,并禁止欧盟企业参与北溪管道运营。光是这一举措,就直接导致俄罗斯能源收入下降了近40%,无奈之下俄罗斯当然会还以颜色,于是克里姆林宫将国防预算提升至GDP的7%。
这样一来俄军一个季度的炮弹产量足足有320万枚,是北约全年总和的1.1倍,既然欧盟步步相逼,俄罗斯总归要寻找一个突破口。
8月3日,普京发表讲话,态度之强硬着实出人意料,他再度明确质疑泽连斯基政权的合法性,称其签署的协议无法律效力。根据俄罗斯国内民调显示,68%的民众支持“彻底解放乌克兰”,而乌军对俄本土的无人机袭击进一步激化了俄罗斯内部的情绪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高举反击乌克兰的大旗。
要是真刀真枪大干一场,西方国家不得不为泽连斯基捏一把汗,看似有整个北约撑腰,实际上就是纸老虎一只。
诚然今年5月德国向乌军交付了4套IRIS-T SL防空系统,可防空系统使用以及维护却会耗费大量资金,一枚IRIS-T导弹成本约40万美元,而俄军沙赫德-136成本仅为2万美元,同样交手乌克兰就要花20倍的钱,还不能保证能100%拦截俄罗斯的导弹。
况且乌克兰至少需要12套IRIS-T才能覆盖全域,目前仅部署4套,且7月31日的袭击中,就是因为弹药耗尽导致防空间隙,和俄罗斯大干一场,泽连斯基没那个底气,欧洲和特朗普也忧心忡忡。
北约虽宣布今年向乌提供了100亿美元武器,可首批4架F-16战斗机原定于8月抵达,现推迟至明年3月。而美国国会现在都没批准对乌转让ATACMS战术导弹,乌军面对俄罗斯境内的无人机发射场压根无从下手。
3
思来想去,特朗普决定亲自下场,调遣两艘核潜艇抵达俄罗斯附近海域,可别说外界,就连美国自家媒体都不相信特朗普会冒这么大风险和俄罗斯硬碰硬。
美国现有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中,八九艘都处于常态化部署状态,打击范围早已覆盖俄罗斯全境,如今又大张旗鼓地调遣核潜艇接近俄罗斯海域,极有可能就是为了虚张声势。况且核潜艇如果真敢携带核武器,将直接触发《核不扩散条约》的安全机制,到时候特朗普的举动将会引起世界各国的反对。
普京或许早就一眼看穿特朗普的伎俩,明确表示“在达成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前,不会轻易妥协”。
而我国也迈出关键一步,特朗普自食恶果,当初为了阻止我国从俄罗斯采购能源可谓无所不用其极,但如今我们已经对外明确释放信号——中俄贸易不受第三国左右!
老美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理由插手中俄贸易,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今年满负荷运行后,年输气量将达到380亿立方米,可满足1.3亿户家庭需求,如此双赢的合作项目,凭啥要受特朗普左右。
我国和俄罗斯的表态并不出人意料,然而一向左右逢源的印度这次也跟老美摊牌。原来刚开始印度国企宣布停止采购俄油的消息很有可能是烟雾弹,因为他们内部的官员都表示仍然在买,并且不希望受到第三国的影响。
哪边轻哪边重莫迪政府也得好好掂量掂量,印度与俄罗斯早就签署了长期供油协议,而特朗普在8月1日对印度加征25%关税,并威胁对购俄油行为实施“惩罚”,要是莫迪政府向老美妥协,首先印度民众就不会答应!
结语
特朗普的核潜艇威胁不过是最后挣扎,而俄、中、印的应对则标志着国际局势迈入新阶段,后续会有更多的国家不会迫于某国淫威而轻易妥协,霸权主义彻底被终结的日子,或许就要来临了!
杠杠配资查询平台,股票配资网址,七星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