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侯老师问个问题,你平时散步锻炼,是慢悠悠的走,还是特别快速地走?大家可能没注意到:走路方式不一样,带来的效果也不一样。
今天侯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又实用的小动作——踮脚尖走路。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,坚持一段时间,对身体的改善却很明显,尤其适合我们中老年人。
踮脚尖走,每天坚持15分钟,能带来4个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图片
踮脚尖4个好处 | 让下肢血液循环加快中老年人常见的问题是下肢血液循环不畅,有人经常腿脚发凉,小腿一到晚上就酸胀,还有人走路不到十分钟就累得不行。
踮脚尖走路时,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不断收缩,就像一个小型水泵,帮助血液回流。这种锻炼能改善下肢血管的弹性,减少静脉曲张、下肢水肿的问题。
坚持一段时间,很多人会发现,脚底不那么凉了,晚上睡觉腿也没那么胀痛了。
| 改善平衡力人到了一定年纪,平衡力和协调性下降,这是导致摔倒的最大隐患。摔一次,可能就是骨折。
踮脚尖走路,脚跟离地,身体重心往前,腿部、腰部、核心肌群都要参与控制。刚开始可能摇摇晃晃,但这正是训练的过程。
一旦平衡感和下肢稳定性增强了,不仅走路更稳,遇到小磕绊时,也能及时调整身体,避免摔倒。
图片
| 延缓衰老人老腿先老,腿没劲,走路变少,人就老的快。踮脚尖走路能有效刺激小腿、臀部、大腿后侧等肌群。别小看这15分钟,哪怕走得慢,肌肉也在持续受力。
坚持下来,小腿会更有力,走远路也不容易累。腿部有劲儿了,人自然就精神不少。
有研究表明,下肢力量强的人,往往寿命更长。因为腿部肌肉多,运动时能促进全身代谢,延缓器官衰老。
| 辅助控制血压、血糖很多中老年朋友有“三高”问题。其实,适度运动就是最好的调养方式之一。
踮脚尖走路属于低强度有氧运动,不会让人气喘吁吁,却能有效消耗能量、促进代谢。
怎么做更有效这里侯老师给几个建议:
| 时间控制在10-20分钟不用太久,每天15分钟就够了,分两次也行。
| 场地要平稳尽量在家里走,或者在公园、操场这种平整的地方。别在坡道或人多的地方,以免摔倒。
图片
| 循序渐进第一次走的时候,不要一口气走15分钟,可以先走一分钟,走一会儿恢复,再走一分钟,慢慢延长。
| 配合呼吸走的时候保持匀速呼吸,不要屏气。这样更能促进氧气供应,效果更好。
| 身体不适时别勉强如果有严重关节炎、脚踝伤、平衡力特别差的人,可以先在墙边、桌边练习,不要逞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杠杠配资查询平台,股票配资网址,七星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